第04版:消息

同性恋又上热搜!同性恋到底是病吗?

2020-04-26 17:21:17 来源:互联网

 

最近同性恋又在社交媒体上火了

事情是这样的。2016年,大学生西西(化名)发现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将同性恋归类为「性心理障碍」,于是决定起诉出版社和销售平台。可截至目前,案件3次开庭延期,还面临找不到鉴定机构、立案困难等诸多问题。

事件被报道后,迎来大讨论。#大学教材将同性恋归为心理障碍#话题昨日登上微博话题榜第二名,阅读5.5亿次,讨论11.2万次。由新京报发出的消息更是获得了12万人次的评论和193万人次的点赞。可谓是当天的「全网大事」。

同性恋是病吗?当然不是!

2016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将同性恋归类为性心理障碍,该书称同性恋是性爱方面的一种紊乱或性爱对象的倒错。

如今,时隔三年,这本教科书在后来重印时已经有所修订,修订后的教材声称CCMD-3把同性恋归为性指向障碍。简单来说,修订后的内容从性心理障碍变为性指向障碍。

不能否认的是,2001年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确实是这么写的。虽然同性恋概念从精神疾病范畴中去除,不再是精神病了,却将自我不和谐型同性恋归于新设立的性心理障碍条目中的性指向障碍的次条目下。

对此,时任CCMD-3工作组组长陈彦方教授在接受凤凰周刊采访时作出了解答。他表示,新标准考虑到一些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苦恼,保留了『自我不和谐的同性恋』。他还表示,只有那些为自己的性倾向感到不安并要求改变的人才被列入诊断。

通俗地说,CCMD-3认为,同性恋不是病,但如果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而感到焦虑、不安,则属于性心理障碍。

至于CCMD-3的诊断条目为何要保留自我不和谐型同性恋,工作组成员刘华清曾表示,当时一部分专家认为不适宜将同性恋彻底从CCMD-3中删除,因为应当与当时咱们国家的状况相一致, 不能那么彻底的一下子步子迈这么大。步子慢一点,搞一个双方或者各方都能接受的标准。

一种科学,一种观念,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认可,我们只需等待着那刻的到来。但对于当下,同性恋也有交友和追求爱情的权力,追求可能会遇到的神仙爱情,才不会辜负这短暂的一生。当然也确实有很多同性恋都找到了自己的爱情,现在有很多同性恋交友软件,比如Blued, 在Blued上你会发现很多人都和自己一样,也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神仙爱情!大家还记得那个被大多数人祝福的同性恋婚姻吗?

同性恋婚姻生活的样本

2014年9月6日,一组同性婚礼的照片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上万次的转发,并引发了众多大众媒体的报道,当然,这次事件也让同性恋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没有婚纱、没有伴郎伴娘,交换誓词和戒指的是一对西装笔挺的新郎。他们是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总领事戴伟绅和美籍华人张志鹄。在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的见证下,成为第二对在英国驻中国大使馆登记结婚的同性伴侣。那一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16个正式承认同性恋婚姻的国家。而中国也在那年成为允许英国公民在英国驻华使馆与同性伴侣注册结婚的24个国家之一。

张志鹄告诉笔者「我最惊讶的是,大部分的文章和讨论都是特别的正面,都是鼓励和祝贺,骂人的和说不正常的最多不到10%。」张志鹄感叹中国民众观念的进步和对同性婚姻关系的开放态度,他说,「2014年和2006年真的有变化了,无论是同志恋圈子还是异性恋朋友都在为我们开心。」

在中国大陆同志社群期待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同时,张志鹄与戴伟绅已经步入婚姻近6年。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生活,为社群带来一份同性恋婚姻生活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