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消息

依托国际化创新网络,打造科技创新引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21-04-09 16:06:24 来源:互联网

 

为响应深圳市科协征集2021年软课题研究选题及决策咨询建议号召,2021年3月31日,亚欧科技创新孵化有限公司王旭丽女士作为建议人,在深圳市科技大厦815A室向深圳市科协专家委办公室,提交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依托国际化创新网络,打造科技创新引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

近日王旭丽在广州借参加某能源创新中心座谈会机会,就上述建议代表亚欧科技对话前海智库专家。

背景介绍:亚欧科技创新孵化有限公司(亚欧科技)是亚欧科技创新发展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亚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项目的前期和深度服务实施主体,具体负责落实亚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先导项目建设开发与运营,以前沿科技项目落地为导向,通过政策集成优化产业生态空间,打造五基(基础、基准、基石、基金、基地)创新载体,发挥政策促产业、引人才、引领新业态创新发展的新生态,助力广深珠科技创新走廊高质量发展。

重点以孵化(小)微型、基础性、共通性的源头与集成创新项目企业,及面向未来(应用、市场、国际)两化融合、三化改造的小巨人项目和准独角兽企业为核心。持续推动以企业科技创新、助力高科技产业发展为目标,通过在深圳、广州、珠海落地亚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载体,聚集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国际科技创新生态与引擎,建设国际化创新活力社区和产业集群。

 为什么深圳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要“充分利用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创新优势和政策保障,加大对全球顶尖科技人才和团队的引进。”

王旭丽认为,我们既要引进国际化创新人才包括留学生、海外华人华侨、国际技术转移人才、跨境创新创业人才等,又同时需要把国外的技术、产业、项目、资本引入中国,增强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率先在广深珠区域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等。

而深圳更需要一个国际化理念与人文生态、产业生态、城市发展生态等多种业态共存,国际一流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圈。为此我们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片区经济创新活力为中心,集聚国际资本、国际人才、产业经济和城市发展,未来既是全球产业链的集成创新中心,也是全球供应链的枢纽中心!

在深圳40周年转型发展之际,亚欧科技王旭丽认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如在广深珠科创走廊进行多节点建设,是打造国际产业生态创新引擎,落实“双区”建设国家战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当前深圳存在产业空心化,

空间载体大量闲置和低效当前急需创新载体、

创新机制、创新活力、创新引擎如何激活、优化、活化

王旭丽提到,在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从产业空间角度看,区域职住不平衡,城市更新推进慢、规模小、产业与居住不便利化。而国际创新活力中心的建设是优化、活化、去化闲置低效空间载体的有效探索。

王旭丽认为,从产业应用端看,我国集成创新创业发展应用存在不少短板,深圳目前依然存在创新动力不足,政策支持偏宏观、部分产业存在不集中、不集聚、不集约、不集合现象,缺乏源头创新与集成创新的生态环境。

王旭丽建议,可以通过建设共性、通性技术平台,组建基础、产业、应用和未来研究院、开展融合贯通创新等形式,把企业创新与国家创新战略结合起来,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创新载体,将通过政策集成创新机制,激发源头创新活力,打造多节点创新引擎。

为此亚欧科技将组织专业机构、集聚社会各界力量,通过政策的集成赋能园区与产业。亚欧科技作为社会力量,2021年的愿望是希望在深圳科协的支持下,成立深圳(市)亚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深度服务促进两化融合、三化改造,并针对广珠深创新走廊的产业空间载体进行发展牵引和政策集成,形成对产业片(街、社)区带状化、辐射化、走廊化的功能组团和创新集群。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如何推动政策集成赋能

结合深圳2025年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重道远,亚欧科技将依托社会力量牵引推进,在政策集成方向将联合社会各界通过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社团建议、民主磋商等通路向政府建言献策。

从利用政策集成角度看,加快提高科技创新集聚水平,实现源头创新型、集成创新型向国际化创新网络化协同发展,建立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创新载体的国际产业生态创新引擎“试验田”,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准则 ,形成持续优化创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最终要把深圳打造成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际人才集聚中心、国际人文生态社区与创新活力中心、国际产业生态创新中心。

从建设创新中心角度看,要建立成为服务源头创新、集成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系统解决空间优化、利益统筹、综合整治、产业落地等问题,通过空间优化、片区规划、存量挖潜方式,破解区域发展用地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另外,可以借力创新中心政策集成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机制,以片区经济创新活力为中心,集聚国际资本、国际人才、产业经济和城市发展,搭建政、银、企、产、学、研平台,未来既是全球产业链的集成创新中心,也是全球供应链的枢纽中心。

从创新中心的设置布局与发展规划角度看,引导各参与方积极主动高效发挥,将积极推进项目科学规划、高效运营,并在产业导入和培育上要下足功夫。

在政府政策集成赋能与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下,建议提出要在广深创新走廊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活力中心,重点满足三个综合性指标:职住平衡、公共基础配比平衡、区域消费与收入平衡,全时、全业、全能、全产、全链等多功能复合共存,同时拥有配套设施多元化、业态多样化、功能现代化复合共存,智慧交通便捷化等。建设新时期涵盖休闲娱乐、总部经济、旅游、娱乐、办公、居住等为一体的创意、创造、创业和创新的人文与国际生态社区。

创新中心发展将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基本方针,配合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多方合作,布局高端制造业,是统一策划规划、成果转化、项目引进、投资融资、开发建设、市场运营六位一体的载体。

通过推行“国际科技创新活力中心”先导引领试验示范片区,导入创新科技型产业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产业聚集,形成上下游完整的综合配套服务链条,推动产城融合、协同发展,形成创新型生态环境,构建机动灵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国际化创新网络如何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生态创新的打造?

在未来,我们要建设的深圳亚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面向未来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活健康等发展方向;特别在“十四五”期间,我们更要关注三个变化:一是产业生态,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国际化创新网络。

王旭丽表示,在科技创新时代,必须为企业创造有利于产业生态良好发展的营商环境,建立政策集成创新软环境和基础设施便捷化的硬环境,让国际投资贸易更加便利化;

同时要更加注重培育企业创新力,协同国内产业链发展力,增强集成创新凝聚力,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合力,尤其要抓住国际科技创新浪潮中最专业、最细分、最薄弱等“卡脖子”环节,搭建好分布式国际化创新网络;

亚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是什么?

亚欧科技以前沿科技项目落地为导向,用“四集、五基、六引”系统创新工程模式,构建新业态产城生态体系,引进创新资源,营造双创环境,聚全球高端领军人才,持续优化科技服务体系,聚焦打造亚欧国际成为湾区国际科技新名片,推动“双区建设”、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实现国内外双循环、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新格局。

亚欧科技将一直发挥其在科研项目、人才引进与培养、产业开发等方面的的优势,引进创新资源,营造双创环境,集结创新精英,导入优质产业,从金种子培育、创业苗圃、前孵化中试、验证扩散加速等发展模式,以政策集成创新模式赋能,共同解决园区发展八大瓶颈,以前沿科技产业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创造经济增长核心发展纽带,加速成为“双区”发展的核心“科技加速器”和“产业发动机”。

亚欧科技以创新驱动、科技强国为宗旨,秉承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低碳智慧、产城融合、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的基本原则,发挥平台优势,整合国内外优质科技和产业资源,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的增长极。发挥深圳先行示范区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势,打造国际集成创新平台,构建全球源头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国际科技产业变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供稿:深圳前海智库信息服务中心)